油料作物(oiling crops)指以榨油为主要目的的作物,有大豆、花生、亚麻、油菜等
中国食用植物油构成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茶油占八成以上,种植规模占 95% 以上。
玉米胚芽
葵花籽(亚油酸<60%)
葵花籽(油酸>70%)
食用油可使用“压榨法”(干提法)和“浸出法”(湿提法)等方法来制作。
压榨法(干提法): 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原料中分离出来,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
浸出法(湿提法): 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
湿提法、干提法等提油方式所得的油脂,由于所含的杂质甚多,称之为粗油,有的需经过后续油脂之精制(精炼)操作,方能成为高品质的食用油脂。
油脂之精制(精炼)再经过大致可分为脱胶、脱酸、脱色、脱腊、脱臭等工序,其中以脱酸、脱色及脱臭为主要的重点制程。
1.脱胶:脂肪中含有胶质、树脂、蛋白质、磷脂质等粘液状物质,在精制脂肪时,会进行处理使这些物质变为油不溶性而发生沉淀,此步骤称为脱胶。
2.脱酸:油脂含有的游离脂肪酸会损害风味,通常添加碱来中和游离脂肪酸,在工业界亦有不使用苛性钠,而是以蒸汽分离的方法,谓之物理精炼法 。
3.脱色:油脂去除有色物质时常用之脱色剂为硅藻土、活性白土、活性碳等。
4.脱腊(分提技术):油脂保持于低温(例如0℃),然后以过滤法或离心法去除固体脂之操作。油脂经此步骤后在低温下不混浊,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5.脱臭:将油脂送入脱臭装置,通入过热蒸汽,以去除臭味成分。
对食用油进行精炼,能够提高食用油的烟点,使其在烹饪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有害挥发性油烟.
油菜籽优势产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产区、西南冬油菜产 区和西北春油菜产区。
括江苏、浙江、湖北、湖南、 江西、安徽省及河南信阳地区。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 充足,热量丰富,冬无严寒,适宜冬油菜生长。上述省区耕地面 积 2.28 亿亩,油菜籽种植面积 6800 万亩,产量 880 多万吨,均 占全国的 60%左右,是全国油菜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产区。 其中,10 万亩以上的 212 个生产大县播种面积 5350 万亩,产量17649 万吨,分别占该区域的 79%和 74%。
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等 省(市),该区域气候温暖,有效积温高,空气湿润,云雾和阴 雨日多,相对湿度大。上述省市耕地面积 8000 万亩左右,油菜 籽种植面积 3400 万亩,产量 460 万吨,均占全国 30%。其中, 10 万亩以上的 125 个生产大县油菜籽面积 2190 万亩,产量 310 万吨,分别占该区域的 64%和 68%。
主要包括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等 省(区),油菜生产为一年一熟制。该区域油菜籽播种面积 900 万亩,产量 100 万吨,均占全国 8%,平均亩产约 110 公斤。其 中,10 万亩以上的 19 个生产大县油菜籽面积 530 万亩,产量 65 万吨,分别占该区域的 59%和 65%。该区域日照时间长,降雨量 少,昼夜温差大,适宜作物油脂积累和良种繁育,油菜籽也是该 区域传统的经济作物,菜籽含油量、机械化生产水平、单产水平 较高。
榨油花生优势产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 3 省,常年播 种面积 3200 万亩、总产 900 多万吨,均占全国一半左右。
大豆优势产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常年播种面积 5000 万亩,产量 600 万吨,均占全国的一半左右。该区域与美 国大豆—玉米带纬度相近,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 同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人均耕地面积较多,户均种植规 模较大,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大豆商品率较高。
油茶栽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 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等 14 省(区), 2014 年,上述省区油茶面积 5470 万亩,油茶籽产量 200 万吨, 平均亩产 36 公斤,其中江西、湖南、广西三省区占全国油茶总 面积的 66%。
油料果实
油料种子
杀虫剂 肥料等
杀虫剂
种植油菜的方法有墒种,即直播或育苗。北方多采用直播,南方则以育苗为主。大面积种植多用直播,小面积多为育苗。油菜种子较小,千粒重2.5-4g。要求整地精细,施足底肥,根据利用目的,选择不同的行距。做青饲用2.5-40cm行距,播量0.3-0.4kg/亩,若收子用则加大行距,减少播种量。饲用的油菜可条播,也可撒播。育苗的油菜,要先做苗床,整地更精细,施肥、灌水条件较好,苗床撒播,待长到1-2片真叶时,即可移入大田。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施肥、灌水,保证苗壮。北方冬季要覆盖一层有机肥以保温。防冻。 早春露地油菜适期播种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受外界低温条件影响,容易造成寒害、沤根、烂根、抽薹的现象。播种过晚,会造成上市推迟,产品质量差(主要因为温度过高),降低经济收入。露地生产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直播方式。 油菜种植方法和时间
要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抽薹的品种,如小青翠、华冠、京绿二号等。
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45%的三元复混肥40~50公斤。
播种前把种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3~4个小时,然后把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种20~30分钟,再在20℃~30℃水中浸种2~3小时,晾干后可直接播种;或置于15℃~20℃条件下进行催芽,24小时出齐芽进行播种。
一般于3月下旬播种,亩用种约350克。播种前,视土壤墒情浇水造墒,待水渗后播种。播种时,1米宽的畦开5条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 油菜种植方法和时间
当两片真叶展开时(2叶1心)***次间苗,苗距3~4厘米;4叶1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苗距8~10厘米,每亩留苗4万株左右。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定完苗后,在生长期间浇水3~4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收获前15天左右追1次肥,亩施尿素20~25公斤或硫酸铵20公斤。
1.防治病害。春茬露地油菜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等。防治病害,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凡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农药进行防治。常用农药有: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每亩喷施药液50~75公斤,一般用药2次,每次间隔5~7天。 2.防治虫害。油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若发现蚜虫,要及时用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2.5%扑虱蚜1800倍液喷洒。在刚出现潜叶蝇幼虫为害的蛀道时,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50~70克,对水60公斤喷雾防治。
春茬露地油菜一般播后约60天可收获上市。过早上市则影响产量,过晚会影响产品质量。 油菜种植方法和时间
早春露地油菜适期播种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受外界低温条件影响,容易造成寒害、沤根、烂根、抽薹的现象。播种过晚,会造成上市推迟、产品质量差(主要因为温度过高),降低经济收入。 露地生产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直播方式。
花生一般播种时间是在5月上、中旬,种植地区应选在疏松的沙质土、油沙土上
花生是地上开花,形成果针后钻到地里结果的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在疏松的沙质土、油沙土上。种花生的地块要深翻,结合翻地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30-40吨,翻后镇压1-2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然后把农肥、化肥混合施入垄沟,起垄镇压,以备适时播种。注意,花生喜欢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和高粱。
花生要高产,良种是基础。适合本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包括扶花系列品种与吉扶系列品种(俗称四粒红)。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无破碎的荚果作种。在剥壳前要晾晒1-3天,剥壳后进一步粒选,选择粒色纯正、形状整齐的籽粒作种。
花生比较耐瘠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30吨;化肥应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入300-400 斤磷酸二铵。瘠薄地种花生,每公顷增施200-300 斤尿素。 分层施肥:播种前所施肥料应分基肥与种肥分两层施用。 分次施肥:主要指速效性氮素肥料应采用基肥、种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分次施肥技术。速效性氮素肥料应以基肥与种肥为主,在生长过程中如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有针对性地追施一定数量的尿素或其它肥料。 深施肥:基肥要施到种下8-10厘米、种肥要施到种下3-5厘米、追肥深度要达到10厘米以上。 为了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建议应用质量合格的花生专用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施用。如自己配肥,每公顷可施用尿素200-300斤、磷酸二铵300-400斤、硫酸钾100-150斤。
本区花生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具体播期看天气情况而定,其原则是:只要表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每埯3-4粒,覆土厚度3-5厘米,踩好上格子;二是耲种点播。若底墒不足,必须采用坐水方法种植。采用坐水种时,一定要等水完全下渗后再进行施肥、播种、覆土等环节。 花生播前要浸种催芽,用温水(二凉对一开)浸泡3-4小时,保湿,放在20-25℃的地方进行闷种催芽,经一昼夜即可冒芽,播种时将种子播在湿土上,以免芽干。催芽的种子应随时播种,不应过夜,以免芽子过长,损坏胚芽。花生一般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本地区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5-20万株/公顷,每块地的适宜播种密度应根据地力与品种的耐密性而定。
补苗、间苗:在5月下旬-6月初应尽早进行调查苗情的工作,对明显缺苗的田块要及早进行补苗,补苗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的方法,并完成间、定苗工作。 清棵蹲苗:当花生出齐苗后,用小手扒锄在苗周围2厘米远的地方绕苗挖一圈土,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两个子叶扒出地面。清棵蹲苗一般在头遍铲趟后三天进行。 及时铲趟:小苗出土后就开铲,铲后三天趟头遍。15-20天后铲趟二遍,注意培土不要压苗。开花盛期结束三遍铲趟。封垄时趟四方头垄,以利果针扎入土中。同时,要注意拔除大草。
在结荚饱果期,可根据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以叶面喷施的方法追施磷酸二氢钾(适宜浓度为0.3%)等肥料及绿风9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籽粒的形成。
当花生叶色变黄,部分茎叶枯干,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后要晾晒降水,促进后熟,提高籽实成熟度。留种花生须在霜前收获、晾晒。
选用翻秋良种,在播种之前,把大豆种子与根瘤菌剂进行掺拌,1公斤菌剂拌20公斤大豆种子。
深耕20—25cm,反复耙碎,土地平整。
整地前,每亩地施加草木灰400—600公斤、磷肥8—12公斤、15—20公斤复合肥作为基肥,在大豆分枝期每亩施加尿素4—6公斤、氯化钾5—10公斤。
采用播种机播种,等穴播种,每穴2—3粒种子,株距30cm,行距40—50cm每亩3—4公斤种子。
苗高15—20厘米时要进行除草培土,在大豆有4—6片复叶时,每亩用0.1% 的矮壮素溶液喷施,到初花期再用0.5%的矮壮素溶液喷一次,每次每亩喷药液50公斤,出苗后二十天左右喷一次吡虫啉;从开花到结荚,鼓粒之间,再喷两次阿维.高氯加吡虫啉。
2014年油料作物产量数据
种类 | 面积(万亩) | 产量(万吨) | 单产 (公斤/亩) | 含油量 |
---|---|---|---|---|
油菜籽 | 11382 | 1477 | 130 | 41% |
花生 | 6906 | 1648 | 239 | 50% |
油茶 | 5470 | 200 | 36 | 25% |
大豆 | 10200 | 1215 | 119 | 19.5% |
合计 | 33958 | 4540 | / | / |
中国国家标准_经济作物种子_油料类_.pdf
粮油名词术语
粮油名词术语 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植物油料_含油量测定国家标准.pdf
skae, 白玉原, Zhrlianer, 骑士王, 法国就是培根, 木又
1 |
评论(1)